內容簡介
犯罪學知識的範圍相當廣泛,有需要應用犯罪學相關知能的專業領域也相當眾多,例如司法、警政、矯治、法律、教育、社會、社工,諮商輔導等,其或多或少、或全般或局部都會需要犯罪學相關知識的支持。雖是如此,每一個專業領域對擷取犯罪學知識的需求卻也不盡相同,有者僅需觸及犯罪總論與理論觀點即可,例如教育、社會、社工,諮商輔導等;而有者則除了犯罪學總論及理論知識外,還需進一步理解犯罪類型論與犯罪預防論,例如司法、警政、矯治、法律等。而本書即是針對僅需觸及犯罪總論與理論觀點即可得讀者所創作編排,一方面可以精簡閱讀範圍,另一方面也可以節省篇幅以降低讀者購書費用的負擔。
犯罪學對於台灣學術領域來說是一門外來學科,其內涵大多數皆以歐美學者的犯罪研究觀點為主,因而造成台灣學生在研讀犯罪學時便面臨了三個關鍵挑戰:一是對於歐美知識經過轉譯後的知識理解程度是否足夠;二是對於歐美社會文化下所生成犯罪學知識是否真能理解;三是對於犯罪學總體架構的輪廓是否能夠全盤掌握。這三個關鍵挑戰成了台灣學生或有興趣的讀者,能否順利入門犯罪學殿堂的重要因素。
本書即是建立在這三者基礎上,以台灣學生或有興趣研讀犯罪學的讀者角度出發,進行犯罪學知識的架構與闡述,進而使讀者能在最短時間內進入犯罪學的知識領域。因此,閱讀本書後,您會發現有以下三大特色:
1. 敘述性與論理性相融:以白話的方式來闡述犯罪學重要觀點。
2. 學術性與實務性並重:以實務現象搭配學理內涵來充分解釋。
3. 初學者與進階者兼顧:以選擇重要觀點並核心化來建構本書。
作者介紹
林滄崧
現職(以2023年7月1日時所擔任之職務為準):
1. 臺灣國家婦女館性別主流化專家學者
2. 教育部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調查專業人才庫之專家學者
學歷:
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
經歷:
1. 中央警察大學、東吳大學、銘傳大學、國立空中大學等校兼任助理教授
2. 教育部防制校園霸凌安全學校諮詢輔導團委員
3. 新北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
4. 新北市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委員
5. 新北市政府研考會、社會局、城鄉發展局性別專案小組委員
6.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性騷擾申訴委員會委員
7. 苗栗縣警察局性別平等工作小組委員
專長領域:
犯罪學與犯罪預防、少年偏差與輔導、性別主流化與性別偏差防制、校園(職場)性平事件防制、校園(職場)霸凌事件防制。
著作:
1. 2012,校園霸凌與防治,文登「校園犯罪與安全維護」一書,楊士隆主編,臺北:五南。
2. 2019,性騷擾防治,文登「性別平權與警察實務」一書,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目次
第一篇 總 論
第一章 認識犯罪學
第一節 犯罪學的發衍
第二節 犯罪學的架構
第二章 犯罪的恆定與刑罰的必然
第一節 犯罪的恆定
第二節 刑罰的必然
第三節 刑罰的存在與流變
第三章 犯罪定義與特性
第一節 犯罪的定義
第二節 犯罪的特性
第四章 犯罪測量、犯罪黑數與除罪化
第一節 犯罪測量與統計
第二節 「犯罪黑數」、「無被害者犯罪」與「除罪化」
第二篇 理 論
第五章 犯罪學理論架構與被害者學理論體系
第一節 犯罪學理論架構簡述
第二節 被害者學的理論體系
第六章 傳統古典學派
第一節 傳統古典學派的社會背景
第二節 傳統古典學派的理論內涵
第三節 新古典學派
第七章 實證學派
第一節 孔德
第二節 實證主義
第三節 結論
第八章 實證學派之犯罪生物學
第一節 犯罪生物學派
第二節 現代犯罪生物學
第三節 結論
第九章 實證學派之犯罪心理學
第一節 普通心理學與犯罪
第二節 變態心理學與犯罪
第三節 結論
第十章 實證學派之犯罪社會學
第十一章 犯罪社會學之控制理論
第一節 亂迷(無規範)理論
第二節 抑制理論
第三節 中立化技術理論
第四節 社會鍵理論(又稱社會控制理論)
第五節 自我控制理論
第六節 逐級年齡非正式社會控制理論
第七節 生命歷程理論(又稱生命史理論)
第八節 控制理論之評析
第十二章 犯罪社會學之犯罪副文化理論
第一節 犯罪區位學(芝加哥學派)—區位犯罪副文化
第二節 社會解組理論—區位犯罪副文化
第三節 差別接觸理論—學習犯罪副文化
第四節 差別強化理論—學習犯罪副文化
第五節 文化衝突理論—階級犯罪副文化
第六節 下階層文化衝突理論—階級犯罪副文化
第七節 犯罪副文化理論之評析
第十三章 犯罪社會學之緊張理論
第一節 墨頓之古典緊張理論
第二節 安格紐之一般化緊張理論
第三節 幫派犯罪副文化理論
第四節 差別機會理論
第五節 緊張理論之評析
第十四章 現代古典學派
第一節 理性選擇理論
第二節 日常活動理論
第三節 被害者學理論體系之機會理論觀點
第四節 現代古典學派之評析—兼論「新機會理論」
第十五章 批判學派(批判犯罪學)
第一節 批判犯罪學的發展內涵
第二節 批判犯罪學的發展型態與內涵
第三節 批判犯罪學相關理論觀點
第四節 批判學派之評析
參考文獻
一、中文資料
二、外文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