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如果上帝存在,為甚麼祂不顯現自身,向世人宣示自己的存在?
抑或,根本就沒有上帝?
這是纏繞宗教信徒千百年的問題,在學界卻鮮有討論。直至1993年,著名無神論宗教哲學家J. L. Schellenberg出版本書,為「上帝隱匿問題」提供了嚴密的論證,轟動國際學界,隨即成為經典。本書博古通今,與之深入互動者古有帕斯卡、巴特勒主教、齊克果等經典大哲,今有Hick、Swinburne、Plantinga等當代基督教哲學名家。雖為無神論之作,本書亦對神人關係作出了深刻透澈的分析。
本譯本榮獲英國伯明翰大學宗教哲學中心與美國約翰.鄧普頓基金頒發之「全球宗教哲學翻譯獎助」,期望為華文圈讀者打開當代宗教哲學的大門。
★專家推薦★
憑著前所未見的周密,雪倫堡建立了一個以隱匿問題去反對有神的論證。我認為,在過去十五年來出版的宗教哲學著作之中,這本書是最重要的六、七本之一。
——Richard Swinburne,英國牛津大學
《神的隱匿與人的理性》論證嚴謹、洞見深刻,令人獲益良多。雪倫堡單槍匹馬,讓上帝隱匿問題成為了當代宗教哲學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Paul Draper,普渡大學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J. L. Schellenberg
代最著名的宗教哲學家之一。英國牛津大學哲學博士,現為加拿大聖文森山大學哲學教授(Mount Saint Vincent University)、戴爾豪斯大學(Dalhousie University)兼任教授。著有《神的隱匿與人的理性》、《演化的宗教》、《懷疑的智慧》等9本重要宗教哲學專著,其中《神的隱匿與人的理性》一書提出了「上帝隱匿論證」,被譽為當代宗教哲學最重要的幾本經典著作之一,並成為近年多本國際學術文集、期刊專刊的討論專題。
【譯者簡介】
陳樂知
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澳洲雪梨大學哲學博士。現為臺大傳統與科學形上學研究中心(TSM)執行長;臺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LMPST Taiwan)祕書長。專長為心智哲學、形上學、宗教哲學與自然主義哲學,曾於國際頂尖哲學期刊如Oxford Studies in Philosophy of Mind、Australi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Philosophical Studies、Erkenntnis等發表論文多篇,並曾榮獲臺灣國科會所頒發之「2030跨世代年輕學者方案:新秀學者獎助」及英國伯明翰大學宗教哲學中心與美國約翰.鄧普頓基金所頒發之「全球宗教哲學翻譯獎助」。
序
原著者中譯本序
我非常感謝陳樂知博士將我的《神的隱匿與人的理性》一書翻譯成中文。我還應該要提到贊助陳博士的工作的英國伯明翰大學宗教哲學中心(由Yujin Nagasawa領導),還有位於美國,支持該中心的約翰.鄧普頓基金會。當然,還要感謝臺大出版中心出版了此譯本。我感謝大家。
這種跨越國界與語言疆界的分享益處良多。人類的疆界很容易分裂我們。然而,儘管時斷時續,我們也在學習抵抗這種分裂。就我個人而言,通過前往其他國家旅行,並與使用不同語言的人們進行對話,我學到了許多我原本不會知道的東西。我希望以中文閱讀本書的讀者也會有類似體驗。
那麼,本書的主題是甚麼?容我通過指出人類的一個共通點,開始介紹這本書。任何會去旅行的人都不會對這個共通點感到意外,而這個共通點就是:我們人類傾向認為,相比起科學所揭示的自然世界,這個世界還有更多不同的面貌。這種擴大的世界概念可以是宗教性的,也可以是非宗教性的。而在宗教範疇,對終極真理的概念則有著進一步的劃分,其中有人格化(personal)的概念,也有非人格化的概念。對於人格化的——也就是說,像人一般的——宗教性終極真理,我們可以稱之為上帝。本書所討論的是上帝的存在,書中建立了一個反對上帝存在的新論證。
若要去反對某物存在,一種甚有幫助的作法是嘗試了解它要是存在的話,會是甚麼樣子。而當哲學家要去回答有沒有神的問題,即使他們面對著一般宗教信仰的內容,又或是聖經之類的宗教經文,還是不能一直被這些東西分散注意力。原因在於,儘管這些宗教內容與經文對上帝作出了一些描述,但這種描述有可能相當粗略,又或是帶有缺陷。哲學家必須考究的是普遍的上帝觀念,而這種普遍觀念正是上述各種對上帝的刻劃所蘊含的。出於這個理由,理解到以下一點會對討論相當有幫助:如果上帝的觀念傳達了真實的訊息,那麼世間就有某個存在體現了有人格者的完美(personal perfection)。(正是基於這一點,我們的腦海裡才會有宗教性的上帝觀念;而宗教性的上帝觀念正好可以帶來崇拜之類的宗教取態。)故此,上帝不僅擁有能力,還擁有所有能力;不僅擁有知識,還擁有一切知識;不僅擁有良善與愛,還是全善且完美大愛(perfectly loving)。
本書的論證核心,正是這一系列屬性當中的最後一個,也就是完美大愛的屬性。宗教哲學經常忽視了一個事實,也就是如果有一位完美大愛的上帝,那祂不止會在遠方善待我們。祂會走近,讓受造物得以與祂建立個人關係。這不代表祂會對我們顯露令人為之窒息的熱情,又或是會使那些正面回應的人們得以過上輕鬆的生活,又或是會無時無刻不在我們的經歷中呈現自身,以至於擾亂我們的塵世生活。不過,這確實意味著,上帝會使得我們這樣的受造物能夠與祂建立關係,只要我們選擇去做這件事的話。(當你真正愛一個人的時候,無論對象是孩子、配偶還是朋友,你都會願意以這種方式分享自己。值得注意的是,若是與上帝建立關係,那麼在這種關係的很多層面上,上帝都會有很多東西可以分享。)本書將會論證:只有一種因素,會使「只要選擇與上帝相交,就可以與上帝相交」這點變得不可能,而那就是我們本人抗拒這種關係。
如若上帝只需要在遠方善待我們,就能算得上是完美大愛,那麼,祂的確可以刻意對我們隱匿自身。然而,如果上帝的愛在這方面是一個更宏大、更豐富的概念,那麼只要上帝存在,我們就不會發現神的隱匿。也就是說,任何不抗拒神人關係的人,只要選擇進入這種關係,就不會做不到這一點。(在這裡,我們可以再次看到神的隱匿的具體概念,而這個概念也將在本書中出現。)正如我在書中試圖展示,這一點有著一個相當重要的後果,也就是:除非某人的不信是他自己抗拒神人關係所導致的,否則的話,完全沒有人會不相信上帝存在。原因是,如果你並未相信上帝存在,那麼你就不能僅僅通過選擇來進入神人關係。
正是這樣的一個後果,開闢了一條反駁上帝存在的新路徑:這裡只需要找到一些例子,當事人不是出於抗拒神人關係而不信有神!我將這種不信稱為未曾抵抗的不信(nonresistant nonbelief)。(這本較早期的書以不同的方式,描述了幾乎同一樣的事情;它稱之為「無過錯責任的不信(inculpable nonbelief)」或「合理的不信(reasonable nonbelief)」。)今天,許多完全不抗拒神人關係的人們,面對上帝這個問題都處於懷疑狀態;這是不信的一種形式,並且是源於其他關於有沒有神的論證之間的衝突。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有趣的結果:他們對其他論證那種無從決定的感覺,本身就是一個新論證的基礎;這個論證正是上帝隱匿論證,而且我們還可以期望它會更有決定性!
容我提出最後一點,然後我就將把問題留給讀者,也就是你,讓你自行判斷這個新論證的決定性是高是低。我的觀點是:即使這個論證是成功的,這可不意味著前述的人類傾向是錯誤的;換言之,這個論證並未否定「這個世界在自然界以外還有更多不同的面貌」。哲學家將「自然界就是一切」的想法稱為自然主義(naturalism)。因此,我的意思正是:這個論證並未意味著自然主義是真實的。即使有關人格化終極真理的觀念是錯誤的,一些其他的非自然主義的觀念——甚至可能是宗教性的觀念——還有可能是正確的。若以演化為參照系(frame of reference),那我們不得不說:人類才剛剛開始認真思考這些重大問題,日後可能還道路漫長。
目次
譯者序
原著者中譯本新序
導讀:理性哲學家對隱匿的上帝之探問╱陳樂知
譯文須知
致謝
導言
第一部分 築構論證
一 上帝的愛在認識層面的引申意涵
二 對於有神論的強效認識處境是否可能?
三 不信的合理性
四 論述的總結
第二部分 論證的力量
五 道德自由及其條件
六 內在尋求的重要
七 調查、多樣性與責任
結論
索引